志號:2015-7
類型:T
發行時間:2015-04-18
中國郵政定于2015年4月18日發行《瘦西湖》特種郵票1套3枚。詳情如下:
志號:2015-7
圖序 圖名 面值
(3-1)T 五亭橋1.20元
(3-2)T 二十四橋 1.20元
(3-3)T 白塔 1.50元
郵票規格:50毫米×30毫米
齒孔度數:13度
整張枚數:版式一 16枚、版式二 9枚(3套)
整張規格:版式一 240毫米×146毫米、版式二 215毫米×120毫米
版別:膠雕套印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異形齒孔、熒光噴碼
設計者:史淵
原畫作者:孫傳哲
郵票雕刻者:尹海蓉、張宇、宗偉雄
版式二邊飾雕刻者:馬榮
責任編輯:李可心
印制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指定郵政網點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瘦西湖》郵票背景資料及圖名介紹與原地郵局
中國郵政2015年4月18日將發行《瘦西湖》特種郵票一套三枚,郵票圖名為五亭橋、二四橋、白塔。至此,發行揚州的郵票前有三套,即:第一次為1998年中國、瑞士聯合發行的《瘦西湖和萊芒湖》,第二次為2007年發行的《揚州園林》,第三次為2009年發行的《京杭大運河》,而這套《瘦西湖》為揚州景點第四次登上“方寸畫”。
瘦西湖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城西北郊,面積33.66平方公里。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具有重要歷史文化遺產和揚州園林特色的國家重點名勝區”。2010年被授予中國旅游界含金量最高榮譽——全國AAAAA級景區,成為揚州首家區。
瘦西湖其實是揚州城外一條較寬的河道,原名保揚湖。面積480多畝,長4.3千米。原是唐羅城、宋大城的護城河遺跡,南起北城河,北抵蜀岡腳下,明清時期,許多富甲天下的鹽業巨子紛紛在沿河兩岸,不惜重金聘請造園名家擘畫經營,構筑水上園林。乾隆極盛時期沿湖有二十四景:卷石洞天、西園曲水、虹橋覽勝、冶春詩社、長堤春柳、荷浦薰風、碧玉交流、四橋煙雨、春臺明月、白塔晴云、三過流淙、蜀崗晚照、萬松疊翠、花嶼雙泉、雙峰云棧、山亭野眺、臨水紅霞、綠稻香來、竹市小樓、平崗艷雪、綠楊城廓、香海慈云、梅嶺春生、水云勝概,譽為“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均六次南巡來此,對這里的景色贊賞有加。
瘦西湖名稱的來歷,是乾隆年間寓居揚州的詩人汪沆的一首感慨富商揮金如土的詩作:“垂柳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瘦西湖的特點是湖面瘦長,蜿蜒曲折,“十余家之園亭合而為一,聯絡至山,氣勢俱貫。”
清嘉慶二十年(1815年)后,揚州鹽業衰退,湖上園林也逐漸蕭條荒廢。此后這里又經歷了太平天國時期的戰亂,殘破不堪,光緒年間恢復了一小部分五亭橋,小金山。
瘦西湖園林既有自然風光,又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四八節,風晨月夕,使瘦西湖幻化出無窮奇趣。瘦西湖的景點經多年修建,變得格外嫵媚多姿。尤其待到江南的春色降臨,煙花三月下揚州,漫步于瘦西湖畔,但見幾步一柳,好似綠霧般的柔媚動人,加之山茶、石榴、杜鵑、碧桃等嫵媚的花樹陪伴,更覺舒卷飄逸,窈窕多姿,萬般的詩情畫意盡現其中。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惟揚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諸湖,占得一個恰如其分的“瘦”字。
《瘦西湖》郵票原地郵局:江蘇揚州四望亭郵政支局(郵政編碼為225002)或江蘇揚州西湖郵政支局(郵政編碼為225008)。
查看更多2015年郵票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