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號:2015-27
類型:T
發行時間:2015-11-12
中國郵政定于2015年11月12日發行《詩詞歌賦》特種郵票1套4枚。詳情如下:
志號:2015-27
圖序 圖名 面值
(4-1)T 杜甫吟詩 1.20元
(4-2)T 東坡填詞 1.20元
(4-3)T 居易醉歌 1.20元
(4-4)T 曹植作賦 1.20元
郵票規格:30毫米×50毫米
齒孔度數:13.5度
整張枚數:版式一 16枚、版式二 8枚(2套)
整張規格:版式一 150毫米×240毫米、版式二 170毫米×130毫米
版別:膠雕套印
防偽方式:防偽紙張、防偽油墨、異形齒孔、熒光噴碼
設計者:馮遠
雕刻者:尹海蓉、馬榮、白金、劉益民
印章篆刻者:王興家
版張邊飾設計者:王虎鳴
責任編輯:王靜
印制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
出售辦法:自發行之日起,在全國指定郵政網點、中國集郵手機客戶端和中國集郵微信商城出售,出售期限6個月。
所謂詩詞歌賦,是人們對我國傳統文學的概稱;雖然如此,這一稱謂幾乎可說是業已概括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和文化尤其是傳統文學的大成。其中,詩詞在人們的通常思維中是有著嚴格格律(主要指平仄、用韻和對偶等嚴格要求)的兩種詩歌體式(古體詩的平仄略微放寬些),是不能亂行押韻和誤用平仄的;究其實,所謂的賦,其實也是有著非常嚴格的對仗規則和平仄要求。
“詩”為文學題材的一種,通過有節奏、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抒發感情。“節奏”解釋為:均勻的有規律的進程。“韻律”解釋為:指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壓韻規則。
“詞“是一種詩歌藝術形式,是中國古代詩體的一種,亦稱宋詞、曲子詞、詩馀、長短句。始于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在宋代達到其頂峰。一開始伴曲而唱,所以寫詞又稱作填詞、倚聲。后來逐漸獨立出來,成為一門專門的詩歌藝術。
“歌”一般指元曲和古代的民族美聲唱法,元曲或稱元雜劇,是盛行于元代的戲曲藝術,為散曲或雜劇的通稱。相對于明傳奇(南曲),后世又將元曲稱為北曲. 元曲與宋詞及唐詩有著相同的文學地位。 廣義的曲泛指秦漢以來各種可入樂的樂曲,如漢大曲、唐宋大曲、民間小曲等。通常則多指宋朝以來的南曲和北曲,同詞的體式相近,但一般在字數定格外可加襯字,較為自由,并多使用口語。分為戲曲(或稱劇曲,包括雜劇、傳奇等)與散曲兩類,元明以來甚為流行。故后世有元曲之稱。
“賦”是與比興并稱的古代詩歌的基本手法。賦陳,一作鋪陳。鋪排,是鋪陳、排比的簡稱。在篇幅較長的詩作中,鋪陳與排比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用的。鋪排系將一連串內容緊密關聯的景觀物象、事態現象、人物形象和性格行為,按照一定的順序組成一組結構基本相同、語氣基本一致的句群。它既可以淋漓盡致地細膩鋪寫,又可以一氣貫注、加強語勢,還可以渲染某種環境、氣氛和情緒。在賦體中,尤其是富麗華美的漢賦中,賦法被廣泛地采用。漢樂府和漢代某些五言詩也與漢賦互相影響,更將鋪陳與排比相結合,相得益彰。
查看更多2015年郵票目錄